伯安新聞財經觀察:最近各大新聞媒體曝出新聞:各地再吹投資號角,地方密集批復城軌項目---錢從哪里來?洋奶粉“恒天然”深陷危機,國產奶粉就能偷著笑了嗎?老鳳祥等壟斷金價,發改委開千萬罰單被指“罰少”了;中國內地保鏢迎來“大時代”,中國雇主雇保鏢大多為了撐面子;中國成印度人旅游“圣地”,東西便宜,縱觀財經動態、一覽天下奇聞。
1、各地再吹投資號角 地方密集批復城軌項目
據媒體報道,日前江蘇、安徽、重慶、四川、貴州、陜西等多個省市下發文件,或進行部署,或召開相關會議,要求各地繼加快“十二五”規劃鐵路、公路、機場的建設,做好與國家相關部門的銜接,并做好鐵路,城市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等項目儲備,以便促進投資的快速增長。
國家下放軌道交通項目審批權限后,目前已批準建軌道交通的城市有36個,到2020年,我國軌道交通里程將達到近6000公里,在軌道交通方面的投資將達4萬億元。
“吹響投資號角,密集批復項目...”,好大的信息量啊!這里面有好幾個層面的問題。首先涉及到的是“國家下放軌道交通項目審批權限”。這個權限是怎么個“下放”法?權限范圍包括哪些?如果真的是大撒手全放開,那么地方政府就像沒了“婆婆”監督的“媳婦”,終于可以揚眉吐氣地“當家作主”了。沒有監督的權力勢必會像出籠的野獸,肆意妄為不受約束,造成的后果也可想而知。不要指望地方政府會自我監督,那是癡人說夢。
另外,現在很多城市連地上交通都沒整明白、城市交通規劃的一塌糊涂,就又開始大搞地鐵軌道交通建設。當地政府究竟是不是真正站在了民生民計的角度來權衡和審視這些問題了呢?還是惦記著政績和好處可以一起撈?
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問題是:這筆錢從哪里來?誰來出?全靠國家支持,不可能;各地財政資金扶持?更是笑話!現在哪個地方政府不是背了一屁股的爛債,哪里還有富余的錢?
就怕有人會大言不慚的說:“羊毛出在羊身上。”他們想當然的認為:既然是給老百姓搞民生福利,這錢還得從老百姓身上摳。拜托!別再想從蘸著唾沫數零錢的老百姓身上榨油薅毛了,他們的錢包比臉都干凈。
2、恒天然深陷危機 誰讓“洋奶粉”走下神壇?
隨著新西蘭恒天然集團“濃縮乳清蛋白粉受肉毒桿菌污染”事件的不斷曝光,這家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原料出口商再度因乳制品質量問題深陷危機。
恒天然大中華區和印度區總裁魏柯文日前赴北京處理肉毒桿菌事件,透露目前雖已找到肉毒桿菌毒素的源頭,但未找到其產生的原因。恒天然將在下一階段啟動對客戶及消費者的賠償程序。
8月12日晚間,恒天然發布公告稱,集團董事長約翰-威爾遜宣布,恒天然集團董事會已成立濃縮乳清蛋白事件調查委員會,該委員會將針對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及隨后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開展獨立調查。新西蘭總理約翰·基13日說,他將于今年晚些時候訪問北京,就恒天然集團乳制品遭肉毒桿菌污染事件親自向中國消費者道歉。約翰·基承認,對于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來說,代表一家私人企業道歉并不尋常。但他認為,恒天然的聲譽與作為一個整體的新西蘭的信譽密不可分。
“新西蘭的奶牛打個噴嚏,中國的奶粉市場就會震一震?!边@是流傳在乳業界的一句玩笑話。據海關統計,新西蘭是我國最大的奶粉進口國,今年上半年從新西蘭進口奶粉37.1萬噸,占我國進口奶粉總量的83.3%。 恒天然則控制了新西蘭90%的奶源,我國國內70%以上的進口原料粉都由恒天然來供給。此外,雅士利、雅培等奶粉企業均為恒天然的合作伙伴,雀巢、卡夫和達能也由其供應乳制品。
由此可見,恒天然的任何動作,都會對中國乳業產生重要影響。中國奶粉市場又是塊誘人的大肥肉,任誰都是虎視眈眈垂涎三尺。這下好了,價格高口碑好的洋奶粉也犯錯攤上大事了,成了眾矢之的“臭靶子”。恒天然出事,洋奶粉貌似走下“神壇”,遭遇史上寒冬,但實質上許多中國媽媽們對于洋奶粉與國產奶粉的看法并未發生根本逆轉。再說了,即便人家掉坑里了,咱沒必要再扔石頭吐口水一臉的幸災樂禍,先看看自己干不干凈再說。要知道,在食品安全這個問題上,誰也沒有權利犯錯。
3、老鳳祥等壟斷金價 發改委開千萬罰單
8月12日下午,發改委公布了對操縱黃、鉑金飾品價格的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以及老鳳祥銀樓、老廟、亞一、城隍珠寶、天寶龍鳳等五家金店的價格壟斷行為的處罰決定。依法對其處上一年度相關銷售額1%的罰款,共計人民幣1009.37萬元。本次處罰,發改委取1%的處罰下限。以此計算,老鳳祥等五家金店2012年在滬不法獲利超過10億元,平均每家約2億元。
同一天,老鳳祥發布公告核實了發改委公布的價格壟斷處罰決定,稱被處以2012年度相關銷售額的1%的罰款,共323.29萬元。另據老鳳祥2013年半年度業績快報顯示,上半年老鳳祥凈利潤約為3.9億元,而此次被罰的323.29萬元僅占上半年凈利潤的0.83%。 這么一算的話,其實對老鳳祥的罰款額度還是沒有達到1%的基本底限的啊!差的那一部分呢?發改委的帳算錯了?走了人情了?
總的來說,對這些不法奸商罰的還是太少了點。這難免會導致坊間民眾產生違法成本太低、守法成本太高的質疑,不痛快不淋漓不解恨哪!還有,自2011年11月以來,發改委已開出5張大額反壟斷罰單,其中,今年占4起,處罰總額近15億元。這些錢最后會怎么用?恐怕想知道答案的,還遠不止那些被罰的商家。
4、中國內地保鏢的“大時代”
提起保鏢,人們總會想起電影中那些著黑衣墨鏡、身手不凡的大塊頭。現實生活中,職業保鏢果真個個身懷絕技、一招制敵嗎?果真會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射向雇主的子彈嗎?
近些年,中國急速變化的財富分配格局,大大增加了對專業私人保鏢的需求,并很快催生出專業保鏢這一行業。但直到2010年《保安服務管理條例》實施,明確“提供隨身護衛”的安保人員合法,“私人保鏢”在我國才算是擺脫了往往被誤解為“打手”的灰色身份。
北京神之盾安保公司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一個有趣的現象:在中國,一半以上的雇主請保鏢并非完全從安全角度考慮,而是為了面子,擺個架勢給生意伙伴看,完全是為商務談判提高身價制造氛圍。此外,在國內由于應酬多酒宴多,那些外表時尚、體型優美、舉止得體的美女保鏢格外受歡迎,她們既能幫老板擋酒又能兼任秘書助理,看上去柔弱,關鍵時刻卻能突然殺出來一招制敵,正因如此,優秀女保鏢的薪酬往往是同檔次男保鏢的兩倍。
目前在我國發達城市,私人保鏢的月平均工資在8000-10000元之間,這還不包含獎金。在香港、澳門私人保鏢的年收入在40萬元人民幣以上。
毋庸置疑,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增加,保鏢這個職業未來的前景還是很被看好的。還記得惠特妮.休斯頓和凱文.科斯特納主演的電影《保鏢》嗎?雇主與保鏢日久生情,可惜沒有花好月圓的好結果,倒是那首主題歌《I WILL ALWAYS LOVE YOU》贏得了滿堂彩,留下了一點值得回味的念想。這個故事提醒我們:工作和愛情一定不要攪和到一起,否則注定沒有好結局??!
5、中國成印度人旅游“圣地”
在廉價游和低成本購物吸引下,中國已穩步成為印度人新的旅游目的國。隨著成群結隊的印度人赴華游玩,10年前的“涓涓細流”正變成“滔滔洪水”。業內人士說,去年有60多萬印度人利用中國旅游機構提供的經濟實惠型團體游赴華。除游客外,許多參觀團體由商人組成,中國還正成為印度退休者和有錢人的旅游目的地。
走進外國游客較多的北京秀水和雅秀等市場,不時可以看到成群的印度人正與店主們砍價。北京某印度餐館負責人帕斯塔齊亞說:“在冬季來臨前的旺季,我們每月會接待40個吃自助午餐或晚餐的旅游團。
有印度游客表示:他們對中國東西感到親切,包括從小玩意到食品到絲綢以及內在的神秘主義等都令印度游客向往。印度游客希望有新的境外目的地,與東南亞國家相比,中國屬于尚未開發探索的地方,作為旅游目的地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按說,印度也是個文明古國,值得一看的歷史文物也不在少數。但據調查顯示,最近各國赴印度旅游的游客數量銳減,原因嘛!你懂得。這讓印度政府很是頭疼。不過這種事情關系到每個游客、特別是女性游客的安全,不去也罷。啥時候治安好的一塌糊涂了,咱還可以考慮考慮。
本文網址:http://www.czwsw.com/Newsview.asp?id=279